1842 年6月,英国军舰8艘、武装轮船6艘、运输船13艘,运载陆军约2000人,在英国驻华海军司令巴加率领下,以配炮72门的“皋华丽”号为旗舰进攻吴淞, 遭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指挥的清军阻击,双方炮战两个半小时,最终吴淞炮台被攻占,陈化成牺牲。英军攻进宝山与上海县城。
1842 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按条约规定英军应退出上海,但英国并未履行这一协议。根据1843年、1844年订立的《虎门条约》与《望厦条约》,英国 与美、法等国获得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停泊兵船、巡查贸易的权力。1848年青浦教案发生时,英舰“爱司匹格”号即开至上海,配合英国领事阿礼国,以封锁上海 港要挟清政府。
1853 年小刀会起义时,英国军舰“神使”号、“羚羊”号、“斯巴达人”号、“恩康脱”号以及“希腊人”号先后驻扎上海。1854年4月,英军与法军划分了在上海 的防区,英军负责公共租界的安全。同月4日,英美陆战队及英租界义勇队与围城清军发生“泥城之战”,人数占优势的清军被击败。
1860 年太平军第一次进攻上海时,英国一方面拒绝上海地方官绅“派兵助剿”的请求,另一方面又声称“保护”上海安全。5月,驻上海的英法远征军开始在上海布防。 英军200人进驻上海县城以西,200名炮兵随时准备进入法租界。远征军主力北上后,留守的900名英军主要防守英租界和上海县城的西门和南门。8月,太 平军进攻上海,英国陆海军与法军向攻城的起义军开枪开炮,阻止他们进攻。
1862 年初,太平军再度进攻上海。2月12日,英国驻华陆军司令米切尔率军到达上海。次日,英法两国将领会商上海防守事宜,决定英军驻防英、美租界及上海县城北 门以及城墙附近地带。2月21日,英军联合法军及洋枪队进攻高桥。4月,又有大批英军从天津到达上海。4月4日,英国海军上将何伯在与太平军作战时腿部负 伤。到5月中旬,上海附近的城镇都被英法联军及洋枪队攻占。后太平军忠王李秀成亲率大军抵沪,由英国将领何伯及士迪佛立指挥的英法联军撤回租界及上海县 城。双方达成协议,英法军不出城攻击太平军,太平军不进攻上海市区。
[1905年“大闹会审公廨”案时守卫英国领事馆的英国海军陆战队]
1897 年4月,上海小车工人抗议工部局加捐,英国军舰“林纳特”号、“普洛弗”号上的水兵登岸,协助工部局巡捕及万国商团镇压抗议工人。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 生时,英国于当年8月调2000印度兵到达上海,“保护”租界,1902年撤军。1905年大闹会审公廨事件发生时,英国水兵登岸弹压示威的上海市民。
1925年五卅运动发生时,英国水兵再一次登岸镇压上海罢工及示威群众。
1927 年初,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被国民政府收回。为防止上海租界出现同样情况,英国政府派1.6万名士兵到沪,在愚园路兵营设英军上海司令部。驻上海英军除作战 部队外,还有上海地区皇家工程队、上海地区皇家通讯队、皇家军事服务队、军械所、宪兵队、军医机构和随军牧师等。后大部分英国军队回国,在上海保持1~2 营的作战部队,连同其他辅助部队,总兵力在1000人左右。除海陆军外,英国还派飞机一队抵沪,名为保护租界,实际上一直在中国作战区、戒严区以及国民革 命军重要驻扎地点侦察。英军还多次开枪射死、射伤中国士兵,侮辱妇女。
驻沪英军由英国本土或其殖民地派出,采取轮换驻防制度。1930 年2月14日,第二格林豪伍得步兵营从埃及到达上海,代替回英国的第二魏尔特郡步兵营。第二皇家苏格兰火枪营于1931年1月2日从印度到达上海,代替沃 切斯特郡步兵团第一营。1931年11月17日,林肯郡步兵团第一营从英属直布罗陀到达上海,代替回英国的第二诺森伯兰火枪营,驻扎在胶州路营房。 1932年1月30日,魏尔特郡步兵团第一营到达上海,代替第二皇家苏格兰火枪营,该营分别驻扎在大西路及极司非尔路营房。1932年2月3日,第二阿及 利和萨瑟兰高地营从香港到达上海,4月回港。1932年5月12日,东兰开斯特郡步兵团第一营从孟买到达上海。11月8日,第二阿及利和萨瑟兰高地营又来 沪接替第一魏尔特郡步兵营。1933年2月11日,东兰开斯特郡步兵团第二营从英国到达上海。1933年10月31日,伍斯特郡步兵团第二营从马耳他到达 上海,进驻胶州路营房和马霍路营房,并于次月接替第二阿及利和萨瑟兰高地营。与该营同时到达的还有柴克雷准将,他接替了原任驻军司令的弗莱明准将。当年 底,英军司令部迁至地丰路兵营。1934年11月门日,第一皇家英尼斯基林火枪营从英国到达上海,接替东兰开斯特郡步兵团第二营。1936年1月,第一兰 开斯特郡火枪营从英国到达上海,接替第一皇家英尼斯基林火枪营。1936年6月,斯莫雷特准将接替柴克雷任英军驻沪司令。同年11月5日,皇家北兰开斯特 郡步兵团第二营从英国到达上海,接替第一兰开斯特郡火枪营。1937年“八·一三”前后,驻沪英军有第二皇家魏尔奇火枪营、皇家北兰开斯特郡步兵团第二 营、第一皇家伍斯特来福枪营、第一德汉姆轻步兵营。1938年4月,第一西福斯高地营抵沪。10月,东舍利步兵团第二营抵沪,替换第一德汉姆轻步兵营。
皇家军事服务队下辖供应、运输、营房及第十二汽车运输连。第十二汽车运输连于1927 年3月24日从英国本土到达上海,先驻扎在倍开尔路电车场内,1929年4月7日移至地丰路兵营,1930年2月26日又移至大西路阿什兵营。全连共拥有 127名官兵,74辆汽车。该连及皇家军事服务队是第二批加入上海防军的机械化部队,第一批是1927年初从印度来到上海的第三救护车队。
英 军在沪军医机构由皇家军医队及第七总医院和亚历山大皇后帝国军队护士服务队组成。宪兵队位于厦门路的英军军事监狱(系向公共租界工部局租用)。愚园路兵营 位于地丰路的西北,英军供应站位于地丰路西侧,在静安寺路和福煦路之间。大西路兵营位于大西路南侧,离地丰路不远。另外,英军在驻上海总领事馆还设有海、 空军联络官。
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英、法、美、意驻军与日军协定划分在上海的驻军范围。英军驻扎在两个地区,一在北河南路以西、苏州河以南、虞洽卿路以东的公共租界 地区;另一在极司非尔路以西以南、苏州河以南、凯旋路以东、陆家宅路以北、海格路以西的越界筑路地区。1940年8月英军撤离上海后,这两个地区分别被日 军及万国商团接管。此后,除黄浦江上有时还有英国军舰外,英国在上海已无驻军。1941年12月8日,驻沪日军占领租界,唯一一艘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英舰“ 彼得烈尔”号被日海军击沉。
附件1:免费开放文化遗产的通告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为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近文化遗产,努力形成全社会关爱与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推动免费开放和第三 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6月14日至15日,组织本市90处文化遗产免费开放,欢迎广大市民前往参观。
开放日期:6月14日、15日(星期六、日)
开放时间:上午9时至下午4时(具体参观时间和办法见各开放单位告示)
开放地点:
卢湾区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兴业路7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举行,来自各地的13位代表出席会议。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淮海中路567弄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0年,陈独秀倡导在此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位于早期石库门“渔阳里”。
3.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思南路73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国共南京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设在上海的办事机构。
4.邹韬奋故居(重庆南路205弄5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邹韬奋(1895—1944),中国近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政论家。1930年在此居住并主编《生活》周刊。
5.尚贤坊(淮海中路358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建造,旧式石库门里弄建筑,因外籍学术团体尚贤堂而得名,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6.步高里(陕西南路287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建造,弄口有牌楼二座,是上海保存较完整的里弄住宅,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7.孙中山行馆(淮海中路870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自海外抵沪居此,领导革命党人推翻封建帝制、酝酿筹建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民主共和政府。
8.霞飞坊(淮海中路927弄·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今名淮海坊,1924年比利时教会主持建造的大型新式里弄住宅,上海多位名人曾在此居住。
9.中国科学社暨明复图书馆旧址(陕西南路235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29年明复图书馆建成,中国科学社建立的第一个公共科技专业图书馆。
虹口区
1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多伦路201弄2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3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此召开成立大会。
11.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馆(多伦路215号)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召开。
陈列馆展示有重要史料。
12.李白烈士旧居(黄渡路107弄1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7年,李白将中共地下党电台迁此处。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在此被捕后牺牲。
13.沈尹默旧居(海伦路504号·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沈尹默(1883-1971),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46年,沈尹默先生由重庆来沪住此。
静安区
14.茂名路毛泽东旧居(茂名北路120弄7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2月,毛泽东居住于此,同住的还有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蔡和森、向警予夫妇住楼上厢房。
15.蔡元培故居(华山路303弄16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1937年始居住于此。2000年,上海
蔡元培故居陈列馆开放。
16.刘长胜旧居(愚园路81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工人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地下斗争杰出领导人刘长胜的旧居,亦是中共上海市委秘密机关之一。旧居内有中共
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
17.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成都北路893弄7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1年8月11日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曾是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
徐汇区
18.汾阳路7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05年建造,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19.国际礼拜堂(衡山路53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5年建造,由礼拜堂和副楼两部分组成,为上海著名的基督教堂。
20.修道院公寓(复兴西路62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建造的公寓,原为英国商人密丰绒线厂主的房产。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21.南春华堂(南丹路17号·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建筑。今仅存厅堂。2003年迁移至现址。
22.徐家汇藏书楼(漕溪北路80号·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晚期创建,有耶稣会总院附设的藏书楼和神父楼二幢建筑,上海著名的教会建筑。
23.百代小红楼(衡山路徐家汇花园内·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1921年,中国第一家唱片公司———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在此创办,发行了《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毕业歌》等名作。
24.鸿英图书馆旧址(淮海中路1413号·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图书馆由黄炎培等于1924年发起创立,1932年叶鸿英捐建馆舍,故名。
25.上海特别市政府旧址(平江路48号·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辛亥革命后,上海沪海道尹公署设此,1927年成立上海特别市市政府,道尹公署改为市政府办公楼。
26.爱庐(东平路9号·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1932年建造的花园住宅,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的居所,蒋题名为“爱庐”。
27.桂林公园颐亭(桂林路128号·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1931—1934年建造,原为黄金荣私家花园的颐亭,是建于水中的二层楼阁,俗称“湖心亭”。
28.华山路1954号老图书馆(华山路1954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原为建于1919年的南洋公学图书馆,1921年后为交通大学图书馆。
29.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华山路1954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由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创办,展示了董浩云传奇的一生。
30.复兴中路1195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08—1916年建造,德国倍高洋行设计,原为德国工程技术学院图书馆。
31.市四中学启明楼(天钥桥路100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建于1917年,学校前身为启明女校,20世纪初天主教会创办。
32.孔祥熙旧居(永嘉路383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旧居建于1926年,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33.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旧址(岳阳路320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建于1930年,外形与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相似。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34.复兴西路193号3号楼(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0年建造的花园住宅。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35.武康路40弄1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2年建造,具有典型的西班牙建筑风格。唐绍仪曾居住于此。
36.乌鲁木齐南路64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2年建造的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
37.国立上海医学院一号楼(医学院路138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5—1936建造,中西合璧建筑形式,为颜福庆等人创办的国立医学院主楼。
38.余庆路190号(余庆路190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6年建造,陈毅曾在此居住。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39.荣德生旧居(高安路18弄20号·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9年建造的花园住宅,原为中国著名实业家荣德生的居所。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40.龙华火药厂旧址(龙华西路2577号)
1874年,李鸿章等创建龙华火药厂。该址较完整地保留了行列式建筑布局。
41.岳阳路190号
建于1920年。大型花园住宅建筑。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名医牛惠霖、牛惠生兄弟合办的“霖生医院”
创设于此。抗日战争期间为难民医院。
42.黑石公寓(复兴中路1331号1号楼)
1924年建造的公寓。二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43.襄阳南路388弄25号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独立式花园住宅。
44.建国西路336弄1号建于1931年的花园住宅。中西合璧建筑形式。
45.华山路823-827号住宅群建于1937年的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46.永嘉路557号独立式花园住宅,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47.肇嘉浜路604号住宅独立式花园住宅,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长宁区
48.《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愚园路1376弄3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从1927年10月24日至1932年7月1日,共编辑出版52期。
49.王伯群住宅(愚园路1136弄31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0—1934年建造的花园住宅,该住宅曾为国民党军统招待所和英国领事馆文化宣传处。
50.泰安路115弄花园住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8年建造,欧洲建筑风格住宅,由中国人设计施工,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曾较长时间居住在此弄6号。
51.中西女中(江苏路91号)
1892年基督教美国监理会创办中西女塾,后改名中西女中。
1935年由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的教学楼景莲堂沿用至今。宋庆龄、宋蔼龄曾就读于该校。
52.延安西路601号北楼原为1917年建造的英国兵营,欧洲城堡式建筑。
53.泰安路120弄3号(泰安路120弄)
1924年建造的砖木结构花园住宅计有31幢,具有英、法、西班牙不同建筑风格。
54.华山路花园住宅(华山路1076号1100弄和1120弄)
西式花园住宅群,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55.新华路231号住宅
1932年建造的二层砖木结构英国乡村式花园别墅,清水砖墙采用独特砌筑工艺。
56.梅泉别墅(新华路593弄)
1935年由中国设计师设计建造。建筑立面简洁,趋向现代。
57.新华路294弄花园住宅1935年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设计的西式住宅建筑。
58.愚园路1015号周氏住宅
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现代风格建筑。原主人是金城银行和太平人寿保险的创始人周作民。
59.安定坊(江苏路284弄)1936年建造的住宅建筑,是当时沪上中上层知识分子居住的小区。
60.史良旧居(武定西路1357-1359号)
20世纪20年代建造,砖木结构双联列欧式花园住宅,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著名人士史良1946至1952年曾在此居住。
61.贺绿汀旧居(泰安路76弄)
1934年建造,取名“亦村”。计有14幢独立的西式住宅。人民音乐家贺绿汀1956至1999年在该村4号居住。
黄浦区
62.国际饭店(南京西路170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1—1934年建造,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装饰艺术派风格,建成后的半个多世纪为
中国最高的建筑。
63.上海古城墙和大境阁(大境路26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清嘉庆二十年城墙上建“大境阁”。现存古城墙为明代上海西城墙之一段。
64.三山会馆(中山南路1551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宣统元年福建商人集资兴建,原是水果商人聚会和供奉天后的地方,为上海市现存较完
整的会馆建筑,也是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纪念地。
65.董家渡天主堂(董家渡路17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847—1853年建造,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江南地区活动的中心,是上海教区第一座主教府,统辖
江苏、安徽两省各级天主教。
66.老永安公司(南京东路63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18年旅澳华侨郭氏兄弟创建的大型百货公司。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67.新新公司大楼(南京东路72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3-1926年建造,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68.华安人寿保险公司大楼(南京西路10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1926年建造。1939年香港华侨开设“金门饭店”,为沪上著名酒店之一。
69.跑马总会(南京西路32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3年建造,由“上海跑马总会”和“万国运动会”投资,时为远东最大的跑马赌场。
70.大新公司(南京东路83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4-1936年旅澳华侨蔡昌建造,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71.小桃园清真寺(小桃园街52号·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1917年建造,1925年改建,是上海近代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杨浦区
72.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清源环路65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国民党“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建筑,1933年落成。
73.圣心医院旧址(杭州路349号·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1923年,上海著名士绅陆伯鸿创建,近代典型风格建筑。
闸北区
74.四行仓库(光复路21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2年建造,旧上海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银行的仓库,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谢晋元率部在此抗击日军。(解放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